.六竹苑www.liuzhu.com创建于2001年8月8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武术苑 >> 武林人家 >> 内容

洪式太极 植根京城

时间:2003/9/20 8:19:07 点击:

  核心提示:...

-----李驻军老师北京授拳记







  俗话说的好:"美好的事情是永恒的喜悦。"每每忆起李驻军老师在北京授拳的那些日子,心中总不免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李驻军老师是洪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先后师从何淑淦、韩保礼二位先生学拳,并有幸获得师公洪均生先生的亲自传授及师叔詹定国、蒋家骏、李恩久等先生的指点,悉得洪派功法之真传。

  李师为人谦和,天资聪慧,多年痴心于武学,穷究太极之理,用功刻苦,进步神速,拳理、功夫俱入佳境,被誉为"太极新秀"。

  出于对洪式太极拳的热爱,也为了更好的弘扬洪式太极拳,受中国民间武术家联谊会秘书长孙德玉先生的邀请,李老师不辞辛苦,于2003年2月5日来到北京,进行了为期10天的教学授拳工作。

  我和已有10多年陈式太极拳拳龄的爸爸同时参加了培训班。

  老师教拳时的神情以及那种无比高涨的热情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他营造的那种认真、积极向上的求知气氛是我过去不曾体验过的,也许正是这些使我忘记了苦与累,更坚定了我打好拳的信心!初学时,大家都不免紧张,李老师笑着对我们说:"不要把打拳当成打拳,而要当作'玩'"。一个'玩'字使学员们在笑声中慢慢放松下来。

  去年国庆节我初学洪式太极拳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可以利用放学等车的时间做活胯的基本功,走路的时候可以一边走一边划圈。当时我并不能领会其中的意义,时间久了才恍然大悟,这正是对拳谚"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行走坐卧,不离这个"的形象诠解啊!




  在教学上李老师有自己独到的方法,他特别强调基本功的训练,所以在练习洪派核心功法"划圈"(一种专门练习螺旋缠丝劲的功法)时,他力求从难、从严要求,直到每个学员都能掌握住要领。这样虽然刚开始时让人颇感疲劳,即使我这个已有5年拳龄的人都有些吃不消。但酸痛过后,换来的却是浑身劲力的整实,同时感觉到这种训练方式也是对学生毅力的一种磨练。

  但老师在传授的过程中并不"填鸭",而是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着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这种"物质条件"与"思维意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现了一个现代武学研究者的综合素质。

  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抓住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把拳理完全融汇于生活之中。谈到太极拳的缠法时,他说:"生活中的缠法也很多,如用刀切菜时应有点斜度,正直切,没有缠法,效果就差。"他指出:"太极拳理好懂,重要的是如何应用"。他举例:"喝水是个常见的现象,但里面也有个理与法的问题。喝水的想法,就是理;端茶碗,就是法。这里面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是方向,二是时间。手伸出时,以手领肘;端回时,以肘领手,这实际就是缠法。把茶碗端向嘴边,就是里缠。时间也很重要,必须要等茶碗到嘴边时再张嘴,既不可早也不可晚。推手、散手时的缠法也要注意时间问题。"老师将深奥的缠法讲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使我们在笑声中明白了不少道理。




  通过李老师10天的言传身授,我不仅学会了洪派一路的42个式子,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洪式太极拳的推手技法,并感受到了被发放的拳劲力道。我逐步认识到,推手并不是单纯的推手,而是向散手过渡的一个完美形式,是用来验证拳打的正确与否的一个重要手段。

  老师常讲"练拳时要知道为什么这样练,拳怎么学就怎么用,怎么练就怎么用,当然这里面含有技巧,来不得半点虚假,"这正体现了拳架与推手乃至散手的相互关联。

  为了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拳理,掌握用法,老师将每一个动作拆开,进行分析讲解。如闪通背第一动作的用法:假若对方以右拳向我胸部进攻,这时我随势右转身,用右手从对方右拳下侧向上缠绕,随身向右朋开其右拳,我右手走里缠并加以小臂的自转将对方牵制,同时左手收转在对方右肘关节外上侧,以防其用肘攻击,走捋法;或以我左手迅速走外缠以左小臂击打对方的右肘反关节,再加以身法与脚下步法的配合达到理想效果;此时也可以依个人的喜好把打法加以修饰,如有必要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及对方的变化加以发力。

  又如拦擦衣一式,它共有五个动作,其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截拦来劲的着法。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而不是将对方拦在怀中的;或以进右步靠法附带肘击,加以身法配合将对方发出。

  通过对动作的剖析实践,我们认识到推手应用实际是一个整体配合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基本功和拳架的苦练,在老师的指导下,达到目的。推手其实并不难,它需要我们把握好速度、力量与技巧的配合,再通过不断的实践而达到较高的层次水平。

  洪式太极拳实际上是非常灵活多变的,但在多变中又不失规矩,只有在不断的思考探索中,才能摸索出一些规律,正所谓"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通过练习和实践,我深刻的体会到一切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太极拳是艺术的一部分,其理亦复如是。洪公所创太极拳法以生活实践为基础, 理循于阴阳,道法于自然。从先生所创拳法中不仅可以看到太极拳完美的艺术形式, 而且可以从中发现许多做人和处世的深奥道理。




  洪式太极拳不保守。李老师常说:"保守必将走向灭亡,老师手把手教还不会呢!还保守?"不是么?保守是阻碍发展的绊脚石,洪式太极拳的发展正是因为不保守,才得以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兼容并蓄各家武学之长,蒸蒸日上地发展起来。

    李老师不仅对自己的学员弟子不保守,对于其他武林同道亦如此。

  在京授拳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先后拜访了同门师叔、太极名家蒋家骏先生、梅花桩名家韩建中先生、少林派武术名家朱天喜先生、杨式太极名家崔仲三先生、心意拳名宿李行功老先生等。在向这些前辈学习的同时,还与他们共同探讨了中国武术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

  期间李老师还经常同心意拳名家吴广雨、大成拳名家王红宇、少林寺心意把传人延印法师及医武名师王和新等先生一起,或共同切磋技艺,交流心得;或谈禅论道,寻找拳理之最高境界。在与各位同道结下深厚友谊的同时,也促进了各流派的交流与发展。

  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具有宽阔胸怀的明师,我为有这样一位老师而庆幸,为洪式太极拳的门人而庆幸,为洪式太极拳的发展而庆幸。一个网友在《洪氏太极网》的论坛上给李老师留言说:"洪氏太极拳挺进国门,先生功不可没!"

  李老师走到哪里就把拳传播到哪里,北京之行亦是如此,就如他自己所说,他这次是来北京"种树"的。我想以他的精神与付出,几年后他在北京赢来的必定是"一棵硕果累累的旺树"。





  随着第9天的划过,迎来的便是最后一天。那天在火车站相别的一幕,今天回忆起来仍然像昨天发生的一样。

  同去火车站送行的还有心意拳名家吴广雨先生等人。当火车还差25分钟就要开动的时候,我站在站台上,隔窗遥望着老师模糊的形影,一时思绪万千。这几天的训练学习一一在眼前闪过。从一开始老师手把手教画圈、教拳式,到自己亲身体验推手,特别是再后来自己被发放时的心情与感觉,依旧是那么亲切,发放时的腾空到落地,没有一点痛感,没有心中的惊恐,反而萌生了一种潜在的兴奋,身体感觉失去了原有的质量、轻灵飘逸,仿佛在飞……

  我开始练拳,一招一式,无不谨记规矩,仿佛过去的努力已经算不得什么,这时的奋发才是最为必要的。当时我练的十分认真,好像是要使老师感到欣慰,他没有白费心血,我将成为他最好的传人!

  李驻军老师的北京之行是成功的!洪式太极拳走进了北京,希望之树已经播下了种子,不久就会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充满激情的10天就这样过去了,10天的学习训练以及个人的感悟并不是短短的三言两语就可以表达清楚的。如今我每天都要抽空练习,老师的教诲不时在耳边响起,老师对洪式太极拳事业的热忱,更是时时激励着我不断奋进!




作者:巴群娣 来源:《武魂》2003第5期
  • 上一篇:洪派新秀李驻军简介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本类推荐
    • 没有
    本类固顶
    • 没有
  • 六竹苑(www.liuzhu.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20003945@qq.com 站长QQ:20003945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