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碎语
--落花生
“落花生,落花生,落花果就生”,记得这是在小学时学过的《常识》课本里的一句话,印象之所以这么深,是因为焦花生的香味总是在儿时的记忆中,驱之不散。
记得小时候,只能在过年的时候才能见到花生、瓜子一类的干果摆出来,而且也只摆一天--年三十的晚上到初一的上午,其他时间都是在爸爸的魔术中了,而且每次只变那么几颗。
后来举家迁到中原,那时还不知道这里是农业大省,那时是在一个叫指挥部的的地方上学,那时已经长大了些。到了秋天,也就是现在这个季节,很多农民挎个土篮,里面装着满满的花生,有的就是新摘的,还带着泥土呢;有的是炒熟的,叫卖的声音里是“焦花生哦……”。印象中大多不用称,好像用个纸壳做的象碗或漏斗一样的盛器,一毛钱一下,约有一两左右吧,记不大清了,只记得那时候很馋的。
再后来,就见到经常有人骑着加重28自行车,驮着整麻袋的焦花生四处叫卖,当然也有称了,而且声明“先尝后买”,而且每次称完总还要再撮一把加给你--那时的人就是实诚!
尽管吃了这么多年的花生,五花八门的,什么盐水煮的,灶里烤的,油里炸的,还有什么花生糖,花生蘸,花生馅……但我仍很汗颜的说,我不知道花生什么时候播种,生长的时候是什么样,收的时候是什么样。当然,我不知道的时候很坦然,只是儿子问我的时候,我才觉得我该脸红了。于是我仍旧想逃避这种尴尬,走个捷径,就随便寻个我认为比我聪明的人问问,然后就知道了一些关于花生的常识:花生是收了麦子以后的某一天开始播种,花生长出后叶子呈卵圆形,嫩绿色,花生能开出很小的黄色的花,花儿一落,地下就长出花生果了,过4、5个月,也就到了秋天(大概在白露左右吧),就可以收获了--实话说我想当长的时间里都不知道花生是长在土里的,即便有人告诉我也是半信半疑。
现在好啦,我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且不管这个常识我掌握的是否正确,反正现在正是秋庄稼收获的季节,不妨带上孩子去拾秋!
离开嘈杂的小区,骑车不要半个小时,就能找到寂静的农田。远离了喧闹,这里一片安详。不知名的鸟儿三三两两栖在电线杆上,比着唱着各自最拿手的歌;清脆的辟叭声在乡间小路旁的草丛里不时响起,那是一种叫呱嗒板的蝗虫在飞;不远处的村庄里隐隐传出牛叫声,鸡鸣声,犬吠声……地里的芝麻已收割完毕,扎成捆矗在原地;包谷地里一片枯黄的叶子,间或还有些许的绿色,象是展示生命的顽强;收获的大豆秸铺在路上翻晒着,厚厚的足有半米,木锨木杈一拍一翻,眼见圆溜溜的豆子破荚而出。红薯和棉花仍在地里默默地生长着,还未到他们登台的时机。我和孩子边浏览边逡巡着找花生,看到了,有一户农民,蹲在地头,一点一点的挪着,摘着花生,花生早不知道多少天前就已经从地里翻出,连枝叶一起在地里晒得已经半干了,叶子已然变黑,孩子嘴很乖,先叫声奶奶,问你们在干什么,一位大嫂呵呵呵呵发出憨厚的笑声,孩子马上改口叫阿姨,那大嫂微笑着叫孩子自己剥花生吃,孩子蹲下身,回头看着我,我说你帮着阿姨摘花生,有什么问题问阿姨,一句话到惹得大嫂又一次哈哈大笑……孩子玩的很开心,不觉中太阳已上头顶,快中午了,大嫂一家似乎还要干下去,却到了我们该吃午饭的时间了,大嫂让孩子抓些花生,孩子冒出一句“吃饱了”,哈哈哈哈,又是一阵爽朗的大笑。孩子的小手里还攥着两把花生,放了一把到篮子里,还有一把没有放,抬着头看着我,我很有些难为情的跟大嫂说一声,大嫂微笑着挥挥手,没等我同意,孩子转身甩下一句“谢谢阿姨”,蹦跳着向自行车跑去,我谢过主人,讪讪地转过身去追上孩子……
回家的路上,偶尔遇到开着拖拉机或拉着板车的庄稼汉,脸上还能看出淡淡的笑意,停车让路的时候,我掏出烟来搭讪着问一个老哥,他说“今年天好,庄稼长的好,收哩肯定好”,呵呵,好,好,今哩全赶上了好心情。
中午吃饭的时候,碗里多了几粒花生,孩子比平时吃的格外香,他告诉我,今天真的好开心。
2004.9.11草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