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下看山,总觉得会少了一份云雾缭绕的美,也因此把山看得太透,而失去了它的灵性。于是特别择了一个阴天去爬天柱山。
这是4月的一天,天上的云层密遮着天幕,车小心翼翼地行驶在盘山公路上,那路仿佛没了尽头,绕过一个弯又是一个弯。车窗外的山峦或远或近,有的只是淡淡的一抹,感觉离得很远、很远。就这样,静静地等待着目的地的到来,我从不觉得这样的等待是煎熬,甚至喜欢这样一种状态,沉湎于淡淡的无聊之中。这个时候,我不喜欢和同行的人说话,就好似会因此而打破了内心的这份宁静。
终于到了天柱山下,真是应了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面对着它我却不知它究竟有多高,究竟有多美。如若能一目所极而尽收眼底,我想这山也就没有什么味道了。
由山脚下坐观光缆车攀缘而上不知省了多少气力,于是更有心情去欣赏周围的景致,杜鹃花开得正艳,它们一丛一丛的散布在山腰上;山的低洼处一块块光滑的石头堆叠在一起,清澈的小溪正静静流淌着……
到了缆车无法到达的地方,离山顶已经不远了。拾级而上的轻松到了神秘谷时已荡然无存,揪着心、双手匍匐着爬过险要所在才真正可以放下心来。也只有过了这道关,才能领略到天柱山美丽的风景。
此时虽是阴天,却很清透,俯瞰山下的一切,清晰明朗。群山在绿树的装裹下而葱翠,炼丹湖则在群山的环绕下而妩媚。下山的路虽蜿蜒曲折却较为平坦,时而爬上山颠,时而下到谷底,更是一步一景,美不胜收。令人意外的是,在这里居然发现了一直以为只有扬州才有的琼花,因为地势险要而没能分清究竟是“醉八仙”还是“聚八仙”。
到了我们可以直面天柱山主峰的时候,才发现周围的雾气蒸腾着,并夹着风势迅速弥漫开来。远处的风景在雾气的笼罩下隐隐透出一丝痕迹,仿佛仙境一般。还没来得及尽情享受这迷蒙的仙境,眼前的一切已尽数被浓雾淹没了,只听得耳畔一阵紧似一阵的松涛声。
心里便不由得忐忑起来,就在这个时候,奇迹出现了。我禁不住疾呼——“瞧,这是“海市蜃楼”吗?”只见雾海中托出了一座山峰,山上的一切清晰可见。只一恍惚间,风卷着雾气又把这山遮蔽住,没了踪影。才叹息着,它竟又出现在了我的眼前。于是才想起来留神细看,这不正是天柱山的主峰吗?这美轮美奂的景象持续了大约两分钟左右,就被更为浓密的雾气遮罩住,再也没能出现。
面对此情此景,我才深感“辞穷”,只能照猫画虎似地感叹: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
两年前曾读余秋雨先生写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其中的《寂寞天柱山》记录了有关天柱山的一些人文背景,当时不甚了了。此刻方才明白苏东坡当年何以感叹“万里归来卜筑居”,原来那是他最真实的情感流露;也才深深体悟到王安石何以会对天柱山抱有终身性的迷恋,这是一个怎样松解不开的“情结”。“不管到了哪儿,也不管多大年纪了,他只要一想到天柱山就经常羞愧:相看发秃无归计,一梦东南即自羞!”
我想,从此天柱山也将永远地留驻在了我的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