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的月亮是一年四季最完美的月亮,中秋之夜是最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日子。中秋也是一个让人滋生诗情画意的时刻。而月亮总是和母亲、亲人联系在一起的。
和爱人漫步在月光铺洒的林间小道上,脚下的落叶沙沙作响,望着又大又圆的月亮,畅想对月亮的感触:只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只愿天各一方的有情人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呵,月亮让人团聚、也让人分离,勾起绵绵的思乡愁绪。其实和爱人相约赏月已有一年了,去年因故没有实现,今年终于如愿以尝。此刻与其说赏月,不如说在享受亲情、享受爱情。
明月如镜。夜空似海。站在溶溶的月色中,不由得想起嫦娥、想起吴刚、想起桂树和玉兔。那桂树最植入我的心中。桂花开了,淡淡幽香,沁人心脾。也想起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在满空的月光中,飘落的何止是桂花,是那幽幽静美和缠绵的暗香啊。
诗人说月亮灵性的。不是吗?亘古不变的明月,始终注视着人类。诗仙李白曾经吟道“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多么富有哲理啊,试想几百年、几千年后,我们不也成了“今月曾经照古人”的古人了吗?细细想来,真叫人生出些许感慨。人生如朝露,没有理由不珍惜生命中有限的每一轮明月。
月亮从来就是文人骚客吟颂的主体。古今的文人骚客不知写了多少吟颂月亮的诗篇,月上柳梢、人约黄昏。幽怨的佳人,缱绻的柔情。吟月成为千古不变的话题。诗人借中秋这样一个节日大抒月之情怀。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看到诗仙李白边饮边歌舞,月与影也随诗人的情感起伏而起伏,仿佛分享诗人饮酒时的快乐和忧伤、孤独与寂寞。而诗仙李白的另一篇《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表现诗人怀念故乡的情怀。王健的那首《十五夜望月》在万籁俱静的深夜,诗人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它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中。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则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情景交融。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则是描写了多么宁静、空灵的山野月景。而“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是杜牧的千古绝唱,引发了多少人对扬州二十四桥的联想。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诗句无一不是表现了自古至今中国人不变的情感……
月在头上,月在怀中,月在心里。今夜月色独好,那一轮由缺到圆的明月不正是体现了我现在的生活、表达了我此刻的心情吗?晚风微微,秋意盎然。听着蛐蛐此起彼伏的叫声,看着身边的爱人,想着月亮的故事,慢慢进入了梦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