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竹苑www.liuzhu.com创建于2001年8月8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学苑 >> 竹友原创 >> 内容

解读洛阳之三:包容之城

时间:2007/10/10 点击:

  核心提示:...

  从跨入文明时代的第一天开始,漫长的中国社会一直是一个以男权为主的社会,而到了唐代,这一切,似乎要改变了。一个叫武则天的女人开始登上封建帝制的权力舞台,唐都长安的保守势力把不义不敬不肖不伦的罪名一股脑儿的泼撒在她的头上,势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眼看长安是呆不下去了,她选择了东都洛阳。

  公元657年,武则天建议高宗迁都洛阳,公元683年,她击败了所有的对手,以67岁高龄在洛阳登基。“武周都洛”把洛阳再次带进了一个黄金时代,洛阳也成了武后晚年最喜欢居住的地方。正是从这时开始,上接“贞观”下启“开元”的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鼎盛时期,洛阳开始出现“唐三彩”,开始扩建白马寺,开始了龙门石窟最大的奉先寺营造工程,开始了与西域、与周边地区频繁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到了“武周”后期,洛阳成了闻名世界的国际大都会,洛阳的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规模。从洛阳出发,一条水路向东沿大运河可达汴梁、苏杭,一条陆上丝绸之路向西经长安可达今天的意大利、法国、伊朗、伊拉克、印度等国,呈现出异常活跃的局面。

  洛阳包容了武则天,包容了她作为皇后、女皇和太后所作的一切,并以更大的胸襟接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和商客,大唐的气度和胸襟在洛阳得到了充分展现。据说,武则天在洛阳当上女皇后,为了安置那些长居洛阳又不愿离开洛阳的外地客商,专门在洛阳设置了“来庭县”,使之成为外来商人的特区,或搞贸易,或从事生产,均享受特殊的优惠政策。同时,武皇在洛阳的标志性建设也得到了外地商人的支持和捐助。二者互动  所产生的效果在当时极大地影响了唐都洛阳的发展,也为今天洛阳的进一步开放和招商引资提供了典范。

  其实,在唐代以前,早在东汉、北魏时期,洛阳就已经居于中国对外交流的中心地位。东汉明帝时,两位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从西域带来了佛经原本,东汉皇室在洛阳建起了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让高僧禅居并奉佛译经,中国开始了与外来宗教文化的首度交流。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采取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让鲜卑族和北方其它少数民族学汉语、穿汉服、适汉俗,并积极提倡与汉族通婚,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当时也将鲜卑族引向了民族的颠峰!北魏末期,随着中原地区与外部各种经贸文化交流活动的扩大,曾经有72个国家派使者来洛阳,当时洛阳有60多万人,仅西域商人就有5万多。

  历史在融会交替中翻开了新的一页。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把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的7个放在了洛阳,为了建设好这座新型重工业城市,几十万劳动大军先后从全国各地抽调这里,这些人和老洛阳居民一起工作、生活、创业,南腔北调、各种习俗、各种作派相互学习,融会交流,使洛阳一时成了活力之都,其影响之大在周边省、市无出其右者。

  可以说,从古到今,居于天下之中的洛阳一直处于多民族的融合交流之中,洛阳的开放和包容是一以贯之的,洛阳也正是在这种开放和包容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格和魅力,在开放和包容中不断获得生机和活力。
 

 

 

 

------

查看评论

作者:朽木 来源:竹林逸趣论坛>真情花园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 没有
本类固顶
  • 没有
  • 六竹苑(www.liuzhu.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20003945@qq.com 站长QQ:20003945
  • Powered by laoy! V4.0.6